聯系方式
北京和上海作為中國兩大國際大都市,在垃圾分類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實施路徑和管理模式,卻共同展現了超大城市環境治理的智慧與成效。
北京市的垃圾分類標準采用“廚余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”四分法,而上海則采用“干垃圾、濕垃圾、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”的分類標準。
雖然分類名稱不同,但本質上,北京的“廚余垃圾”相當于上海的“濕垃圾”,北京的“其他垃圾”則對應上海的“干垃圾”。這種差異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。
01 北京垃圾分類:用戶友好的漸進之路
北京自2020年5月1日正式實施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以來,采取了一種更為柔性、漸進式的分類策略。北京沒有強制實行“定時定點”投放、樓宇撤桶或廚余垃圾破袋投放等嚴格規定,而是鼓勵居民破袋后投放,允許各區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。
這種用戶友好的 approach 體現在多個方面:北京的垃圾分類口訣“能賣錢的藍桶桶,易腐爛的綠桶桶,有毒有害紅桶桶,沒人要的灰桶桶”通俗易懂,容易被大眾接受和記憶。
到2025年5月,北京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達到42%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。家庭廚余垃圾日均分出量從2394噸增長至4828噸,增長率達102%,生活垃圾處理量從2.77萬噸/日下降至2.17萬噸/日,減量率超20%。
北京還通過科技手段提升分類體驗,在榮華街道部署AI督導員,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,精準識別不規范投放行為。智能垃圾桶站配備感應開蓋、自動除臭等功能,讓居民投放更省心。
02 上海垃圾分類:嚴格精準的系統工程
上海在2019年7月1日率先實施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,采取了一種更為剛性、精細化的分類模式。上海要求廚余垃圾必須“破袋”處理,并嚴格執行定時定點投放制度。
上海的分類方式更側重于末端處理的高效性和資源化。從處理設施角度看,干垃圾最后的處理方法是焚燒,如果混有濕垃圾,就需要額外能量來蒸發水分,降低焚燒效率。干濕分離有利于提高處理效率。
經過六年的實踐,上海已建立了完整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。到2025年,上海建成焚燒設施15座、濕垃圾集中處理設施11座,干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總能力日均超過3.8萬噸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3%。
上海特別注重精細化管理和便民服務,到2025年底,全市將完成居住區2.1萬余個投放點微更新、8000余個投放點專項更新,1100個小區(村)精品提升。配套完善洗手、除臭、通風、遮陽防雨、照明“五個裝置”。
03 雙城比較:名稱差異與理念共通
北京和上海在垃圾分類標準上最明顯的區別是名稱的不同。北京用“廚余垃圾”和“其他垃圾”,上海則用“濕垃圾”和“干垃圾”。
這種名稱差異反映了不同的視角:上海的分類名稱更傾向于從垃圾處理廠的角度定義,而北京的分類名稱則更多站在用戶角度思考。例如,“廚余垃圾”比“濕垃圾”更直觀易懂。
盡管名稱和方式不同,但兩地的垃圾分類實踐都取得了顯著成效,到2025年,北京市民對垃圾分類的滿意度達94.1%,98.3%的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投放。上海到2025年常住人口自覺履行垃圾分類義務比例達到98%,市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滿意度達到96%。
徐州騰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垃圾房,垃圾箱,垃圾亭,智能垃圾桶,戶外垃圾桶果皮箱,不銹鋼垃圾桶訂做,鍍鋅板烤漆垃圾桶生產及城市公共設施研發制造的垃圾桶生產廠商。擁有先進的數控設備及垃圾桶定制技術,垃圾桶生產廠家同時配備垃圾桶經銷人員和售后服務,以改進創新、精益求精、用心服務為發展垃圾桶廠的理念。
騰輝秉承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理念,將人性的需求與生產工藝結合,鍛打出聞名遐邇的“騰輝”品牌。行業潮流,以更加用心,奉獻精神去創造文明,去服務社會。
公司堅持以產品為核心,以市場為導向,以客戶為生存之本不斷提高完善公司在客戶心目中的品牌形象,展望未來,公司將以更加穩健完善、規范的精神和高品質的產品,實現與客戶的良好互動,為環境保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上一條:匠心鑄就品質,科技賦能環保——徐州騰輝環保科技產品全景覽
下一條:超越硬件差距:文化與社會視角下垃圾分類設施的深層差異 |
返回列表 |